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实务10问(1)

发布时间: 2025-04-17
 浏览次数: 5
一、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实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法规要求‌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必须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通过培训,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可以系统学习和掌握职业病防治的基本知识、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识别、评估和控制能力,从而更好地履行职业病防治工作职责‌。
3.规范管理与决策‌:培训有助于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科学制定和执行职业病防治计划和措施,确保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规范、有效,避免因管理不当导致的法律风险和行政处罚‌。
4‌.保护员工健康‌:职业健康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5.提升企业效益‌:减少职业病导致的医疗费用、工伤赔偿等支出,降低企业的经济负担,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
6.增强企业竞争力‌:一个注重职业卫生、关心员工健康的企业更能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7.推动社会责任履行‌:企业通过接受职业健康培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体现对员工健康和福祉的关注‌。
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实务10问:

1、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健康培训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第九条 。

2、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健康培训具体管理规定可查阅的文件名称是什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培训工作的通知》(国卫办职健函〔2022〕441号)以及省、市、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相关文件

3、哪些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应接受职业健康培训?

国家卫生健康委《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国卫办职健发〔2021〕5 号)上所列行业的用人单位,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农业、林业、渔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如存在疑问,可咨询所在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4、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健康培训目的是什么?

提升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业病防治法律意识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保证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

5、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指哪些人?

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当是公司董事长和经理(总经理、首席执行官或其他实际履行经理职责的企业负责人);对于非公司制的企业,主要负责人为企业的厂长、经理、矿长等企业行政“一把手”。个人独资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一般为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登记证书中载明的个人。

6、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人员是指哪些人?

主要是指专(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包括: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如HSE管理部)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组织的(如职业健康工作领导小组)相关组成人员等。

7、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健康培训由谁负责组织实施?

用人单位。

8、用人单位如何组织实施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职业健康培训?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情况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要求,参加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职业健康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或聘请相关专家进行培训。通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所建的职业健康培训网络平台,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商会组织的培训,符合有关培训要求的可计入培训学时。

9、对职业健康培训机构的要求有哪些?

职业健康培训机构应为经营范围包括培训的正规机构,具备固定、独立的能满足培训需要的场地、教学及后勤保障设施,配备相适应的培训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目前大多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即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机构)符合此要求。相关职业健康培训机构情况可咨询所在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10、培训费是如何规定的?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大多数地方是不收取培训费用的。职业健康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或用人单位聘请相关专家进行培训,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商会组织的培训,大多数是需要用人单位支付相关培训费用的,具体收费标准目前无统一规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