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 (2025年).pptx
-
01.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02.什么是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03.职业病危害具体有哪些?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的 04.我国的职业病有哪些? 2025年8月1日前:共计十大类132种。详见《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2025年8月1日后:调整为十二大类135种。详见《关于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国卫职健发〔2024〕39号) 新《目录》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一)新增2个职业病类别,分别为职业...
-
一、案情简介 李某自2005年3月入职某门窗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某公司”),从事生产线操作工工作,长期接触生产噪声。2021年10月,某公司因战略调整计划搬迁至天津,向员工提出三个方案:随迁、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按N+1支付补偿)、自行离职。 李某选择协商解除,并于2021年11月9日与公司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获经济补偿金18.4万元及年终奖1.62万元。 2022年2月,李某入职新公司乙公司时,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显示其存在“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导致无法入职。李某认为某公司隐瞒其职业健康问题,遂提起劳动仲裁及诉讼,主张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求赔偿金25万元。经两审法院审理,均认定解除协议合法,驳回李某诉求。 核心争议点: 1. 某公司是否隐瞒李某的职业禁忌证? 2.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是否合法有效? 3. 离岗与上岗职业健康检查标准差异的法律后果如何分配? 二、法院裁判逻...
-
作为企业管理者,您在日常管理中是否经常碰到这些问题:日常使用的原辅材料不知道包含了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车间的工作岗位符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某某员工接触了哪些危害因素?他需要体检哪些项目?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要年度更新了,却不知道怎么填报?但其实,这些信息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报告都能找得到,本文将带您读懂定期检测报告包含的重点信息。 (本文仅以惠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出具的定期检测报告为解读模板) 一、企业基本信息有误该怎么办? 收到检测报告后,用人单位首先应检查企业基本信息是否正确,如发现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地址等信息有误的,可在规定时间内联系技术服务机构,重新订正后签发。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从哪儿来? 明明没有使用苯,为什么员工出现了苯中毒?明明采购的是环保锡线,为什么空气中还是检出铅?其实,职业病危害因素也可能来源于原辅料表的“未标明成分”,用...
-
视频简介 本视频主要内容: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与生产有关的劳动条件,包括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四种: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其他因素。 来源:牡丹融媒 牡丹区热点追踪,民生热点
-
生产型企业每年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的原因如下: 1. 法律要求 法规依据: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企业必须定期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 法律责任:未按规定检测可能导致罚款、停产等处罚。 2. 保障员工健康 识别危害:通过检测及时发现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如粉尘、噪音、化学物质等。 预防职业病:采取防护措施,减少员工患职业病的风险。 3. 改善工作环境 优化条件:根据检测结果,企业可改进通风、防护设备等,提升工作环境。 提高效率: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4. 风险管理 评估风险:检测帮助企业评估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等级。 制定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 5. 企业形象与社会责任 提升形象:定期检测展示企业对员工健康的重视,提升社会形象。 履行责任:体现企业对员工和社会的责任感。 6. 保险与赔偿 保险依据:检测报告可作为工伤保险理赔的依据。 赔偿参考:在职业病赔偿纠纷中,报告是重要的法律证据。 7. 数据记录与追踪 长期监测:通过年度检测,企业可以追踪危害因...